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

如何通过纳米粒度仪分析颗粒分布?

发布时间:2025-07-16   点击次数:2次

  纳米粒度仪是分析颗粒材料粒径分布的重要工具,广泛应用于化工、制药、材料科学等领域。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,对获取准确的颗粒分布数据至关重要。
  ​​1、样品制备是基础​​
  分析前需根据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。对于固体粉末,通常需要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悬浮液。分散剂的选择要考虑与样品的相容性,避免颗粒团聚。分散过程中需控制超声时间和强度,确保颗粒充分分散但又不被破坏。对于易团聚的样品,可适当添加表面活性剂改善分散效果。
纳米粒度仪
  ​​2、仪器操作要点​​
  启动纳米粒度仪后,需进行系统校准和空白测试,确保仪器状态正常。样品加载时要避免产生气泡,气泡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。测量过程中保持环境稳定,避免温度波动和振动干扰。对于不同特性的样品,可能需要调整仪器的工作模式和检测条件。
 
  ​​3、数据分析与解读​​
  测量完成后,仪器会生成颗粒分布曲线和统计数据。重点关注分布曲线的形状特征,这反映了样品的均匀程度。平均粒径和分布宽度是评估颗粒特性的重要指标。比较不同批次样品的分布图,可以直观判断生产工艺的稳定性。
 
  纳米粒度仪为颗粒分析提供了高效、准确的解决方案。通过规范的样品制备、正确的仪器操作和科学的数据分析,可以获得可靠的颗粒分布信息,为产品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提供重要依据。掌握这些分析技巧,有助于充分发挥仪器的性能优势。

粤公网安备4404910249708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