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◇  资源分享  ◇  粒径分布仪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技巧详解
粒径分布仪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技巧详解
  • 更新日期:2025-03-11     信息来源:      浏览次数:7
    •   一、工作原理
        粒径分布仪主要用于测量颗粒的粒度分布情况,不同类型的工作原理有所差异,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:
        1、激光衍射法
        这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原理。当一束平行激光照射到颗粒样品上时,颗粒会对激光产生散射现象。散射光的强度、角度等与颗粒的大小、形状等因素密切相关。大颗粒产生的散射光角度小,小颗粒产生的散射光角度大。通过测量不同角度的散射光强度,并利用米氏散射理论等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计算,就可以得出颗粒的分布信息。
       
        2、沉降法
        基于斯托克斯定律,颗粒在液体中会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而发生沉降。不同粒径的颗粒沉降速度不同,大颗粒沉降速度快,小颗粒沉降速度慢。通过测量颗粒在一定时间内的沉降高度或沉降体积等参数,结合斯托克斯定律公式,就可以计算出颗粒的粒径大小及分布情况。
       
        3、动态光散射法
        主要用于测量纳米级颗粒的粒径分布。当激光照射到作布朗运动的颗粒上时,散射光的强度会随时间发生波动。通过分析这种强度波动信号,可以得到颗粒的扩散系数,再根据方程计算出颗粒的粒径及其分布。
      粒径分布
        二、使用技巧
        1、样品制备
        ?均匀性:确保样品充分分散均匀,避免颗粒团聚。对于液体样品,可以通过超声分散等方式来提高分散效果;对于固体样品,需要先将其研磨成细粉,再采用合适的分散剂进行分散。
        ?浓度控制:样品浓度要适中。浓度过高可能导致颗粒间的相互遮挡,影响测量结果;浓度过低则可能使测量信号太弱,无法准确分析。
       
        2、仪器操作
        ?预热:开机后先让仪器预热一段时间,使仪器各部件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,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。
        ?参数设置: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测量要求,正确设置测量参数,不同的样品可能需要不同的参数设置才能得到较佳结果。
        ?多次测量: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,通常需要进行多次测量,并取平均值作为结果。同时,要注意每次测量条件的保持一致。
       
        3、数据处理与分析
        ?软件操作:熟练掌握仪器配套的数据处理软件,能够正确导入测量数据,并进行必要的分析处理。
        ?结果判断:结合样品的实际性质和应用需求,对测量结果进行合理判断。
       
        了解粒径分布仪的工作原理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技巧,对于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至关重要,这有助于在众多领域更好地研究和应用颗粒材料。

    粤公网安备44049102497080号